【經濟日報╱陳錫琮】  2013/05/19

從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歐洲與日本持續跟進以來表面上是市場充斥熱錢,但實質上對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相當衝擊,也讓過去投資邏輯出現改變,加上低利率影響,相信很多人都發現,除了東西越來越貴,民眾對於鈔票越來越薄的恐懼感更日益加深

無論是渡邊太太搶匯,或是中國大媽搶金,和金融海嘯前相比,在這個量化寬鬆已成常態的現階段各種投資行為似乎都顯得一窩蜂

在各類投資工具都持續發燒的同時,台股又因證所稅改革而掀起鍋蓋,頗有向上攻擊的態勢,最近幾個朋友問我,和股票市場連動極高的房地產市場,會不會在此狀況下,因為資金轉進股市,而影響到房市表現?

不可諱言,若從過去邏輯來看當股市連走三到六個月大行情房地產價量多會明顯提升台灣房地產市場過去經歷的三波多頭大多數也和股市大好有密切關係可見股市與房市的連動性相當高

會有這種狀況,和台灣人的投資模式密不可分。大部分投資客戶習慣在波動較大的股票市場中賺到錢之後多會習慣將一部分資金移轉到房地產市場一方面是房地產相對穩健除非大環境有狀況一般而言波動幅度較小

第二方面是股市風險較高,上市櫃公司可能會有不好的訊息、或產業環境出現變動,導致股價波動大,甚至可能腰斬再腰斬,為了降低風險加上房地產又具有節稅功能房地產很自然的成為了高資產客戶的資產配置選項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大盤都在8,000點上下徘徊,反觀房地產市場表現卻大異其趣,在成交量上雖然沒有回到2006年的45萬棟高點,可是價格不斷上揚,全台各主要都會雨露均霑,量穩、價大漲的情況,和消費者對金融產品失去信心不無關係,加上貨幣寬鬆與低利率資產價值自然水漲船高

證所稅重新檢討,以目前資金動能來看,短期向上攻堅應不是難事,面對著不易大漲的房地產市場,可能產生資金回流影響交易量。

可是長線來看依照國人對房產的保值信心在股票市場賺得的資金確實可能再回頭繼續前進不動產市場特別是精華區與穩健型收益標的將在日後的台灣房市扮演吃重角色

(作者是住商不動產總經理)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陳錫琮】  2013/05/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大特區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