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葉凌棋】

國內房市在經歷了選擇性信用管制、豪宅稅以及奢侈稅等抑制房價的措施後,交易量普遍緊縮,雖然美國宣示量化寬鬆政策即將退場但全球資金利率寬鬆引發的保值避險需求仍強帶動房市行情緩漲

去年第四季開始的日本安倍新閣旋風,再次帶動積壓的買氣回籠,全台五都以新北市今年前五月成長最多,較去年同期增幅高達24%,其餘都會區也有12至18%的反彈,但較奢侈稅前仍少一到三成,可見一連串的管制措施的確使房市回歸理性,也抑制房市投機行為。

全球經濟復甦仍充滿變數,但已呈現築底反彈的態勢,即使美國聯準會逐步縮減購債規模但超低利率的環境短期應無大幅翻轉的可能。對於一般房市的自住消費者而言,有多樣、優惠的購屋貸款條件可供選擇,以及國內政府提供青年首次購屋最高500萬的貸款都能減輕房貸的實質負擔

目前整體都會區房價走勢呈現看回不回的氣氛,加上去年8月實價登錄實施後,價格資訊更加透明化,並縮小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差距,只要負擔得起應勇於進場,多看屋議價,選擇有重大建設規劃生活機能佳的區塊不僅能完成築巢美夢同時也能坐擁豐厚的增值效益。多年的房市發展經驗證明,越晚進場只會錯失資產成長空間、累積未來購屋負擔,拉大財富累積的落差。

當今自住客群該何時進場購屋?在二年奢侈稅屆滿之際,售屋量將逐漸增加,想入住都會區的民眾,還是要加緊跟上。建議自住客群在購買力有限的情況下先求有再求好」、「先求保值再求增值的購屋心態積極搜尋高機能的住宅產品為優先

舉例來說,都會區成熟地段的中古產品,不但生活機能最強,價格最實惠,坪數也紮實,最能同時兼顧居住需求及經濟負擔,當為自住首選。

若是換屋客群部分,本身已有住家使用,較無迫切購屋壓力,不過奢侈稅閉鎖期後釋出的物件日益增加,在此期間有購屋需求的民眾早已陸續進場看屋議價,所以能夠鎖定適合的社區標的,若有與在地的不動產經紀人保持聯繫,只要一有房產釋出的消息,就可以馬上做購屋的評估決策,及早換屋,可憑現有資產按照郊區換市區」、「小屋換大屋」、「公寓換電梯大樓的原則趁機調節需求提升資產競爭力

最後,提醒自住者購屋選擇的建議,最優先的選擇條件,就是「跟著交通建設走」,除了擁有便利交通外,還能省下買停車位、買車、養車的費用以及在都會區停車等問題。

具體作法可從挑選公車站附近開始,再進階到以台鐵或捷運通勤的方式擴大買屋候選範圍,不但能有效壓縮交通時間、減輕購屋負擔、增加選屋彈性,讓「買房」成為圓滿生活裡各種需求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聯合報╱葉凌棋】2013/06/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大特區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